沈阳是辽宁省粮食主产区,也是辽宁省乃至全国粮食加工产业大市。近年来沈阳市委、市政府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为统揽,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,强化底线思维,增强大局意识、责任意识、危机意识,坚持把粮食安全作为“国之大者”和头等大事来抓,持续种好粮、供好粮、积好粮,粮食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。2024年,全市粮食工业产值达300亿元。
一是粮食储备管理规范。目前,沈阳市储备规模、品种结构、质量标准全部达到省下达的计划指标要求。同时在省下达的计划指标内按照原粮与成品粮折率,建立成品粮油储备,可保障主城区15天的供应量,达到国家和省的保供标准。
二是产业发展提质增效。粮食加工优质企业蓬勃发展,业务涵盖稻米加工、玉米饲料业、食品制造业等门类。 截至目前,全市纳入统计范围粮食加工企业355户,成品粮油年加工能力1171.3万吨,其中:稻谷年加工能力1037.7万吨,玉米年加工能力29万吨,小麦年加工能力65.5万吨,杂粮及薯类年加工能力8万吨,年处理油料31.1万吨。饲料年生产能力1261.6万吨。
三是基础设施日益完善。近年来,在国家局和省局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,沈阳市扎实推进建设优质粮食工程“六大提升行动”“粮食流通保障工程”“中国好粮油”“辽宁好粮油”等项目建设,为全市粮食产业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。目前,全市粮食总仓容达到1279万吨,完全能够满足全市粮食收储需求。
四是品牌建设不断提升。在“中国好粮油”“辽宁好粮油”品牌引领下,形成了粮油生产、收储、加工、销售等一批优势产业,培育了沈粮集团、十月稻田、桃李面包等一批龙头企业,壮大了香雪面粉、佳玉大米、富虹油品、康奉堡杂粮、沈粮集团佳玉大米等一批驰名品牌并入选“中国好粮油”“辽宁好粮油”产品名单,企业市场认可度和品牌影响力持续辐射。
五是交通运力显著增强。沈阳拥有便捷的交通网络,铁路、公路运输四通八达,距离营口港、锦州港不到200公里,能够高效、低成本地将粮食运往全国各地,确保及时稳定地供应市场。
产业强、粮食安。下一步,沈阳市将继续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、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,紧紧围绕国家、省局工作部署,认真筹备举办第七届粮食交易大会各项工作,不断促进粮食产销合作,推进粮食全产业链协同高效发展。